永州新聞網(wǎng)訊(通訊員 黃志東 李詩璇) 5月1日,江華瑤族自治縣檔案局退休干部78歲的韓開琪與縣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員,在該縣城內(nèi)老街發(fā)現(xiàn)一口明代古井,距今已有548年歷史。
井旁有一座石碑,碑文記載:這口古井叫長壽井,明朝天順年間村民搬來此地居住,一直用這口井水。井底左有一60公分高的石筍高出地面,泉水從石筍旁涌出,井水清爽而甘甜,井口是呈圓形的。道光四年(1824年),當(dāng)?shù)卮迕褡栽妇栀Y50余銀元,對水井進(jìn)行了重修,用48塊長寬約1米,厚約40公分的青石板,將井圍成了深約6米的正方形水井。因當(dāng)?shù)卮迕袷来钣盟加眠@眼井水,取名長壽井。
來到井邊,只見井里石板內(nèi)側(cè)被吊水繩摩擦出了很深的溝痕,見證了古井的滄桑。
“我們從小都是吃這口井水長大的,2012年村民安裝了自來水,但仍然抽這口井水來吃,因為這水甘甜,冬暖夏涼,即使喝生水,肚子也不會壞事?!弊≡诰叺?2歲的居民陳在文說。
現(xiàn)在,用桶取水的人也少了,井邊安裝了七八根抽水管,古井四周早已不聞人聲鼎沸。它靜靜地守在老城里,見證著這個村莊的歷史變遷。
韓開琪表示,古井不僅養(yǎng)育了當(dāng)?shù)鼐用?對研究當(dāng)?shù)氐娜宋臍v史有一定的價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