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日韩国产_国产真实偷人视频A_久久精品无码二区_国产91AV人人爽

您現(xiàn)在所在的位置 : 首頁 > 幸福永州 > 瀟湘文化 > 名勝古跡
分享到:
虎溪村:山環(huán)水繞的人間仙境
  • 2019-11-25 08:17
  • 來源: 永州新聞網(wǎng)
  • 發(fā)布機構:
  • 【字體:   

航拍虎溪村。凌翔 攝

虎溪村。常立軍 攝

日前,國務院正式公布了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名單,其中坐落于九嶷山腳的藍山縣祠堂圩鎮(zhèn)虎溪村黃氏宗祠成功入選。這座始建于清順治年間的傳統(tǒng)村落,究竟有著哪些歷史背景、傳說典故和建筑特點,能夠躋身于“國?!眴挝荒??

虎溪村黃氏祖籍江西吉安,先隨先祖遷徙至福建邵武,后歸藍山。清順治年間,始祖啟星公、彥清公從藍山縣楠市鎮(zhèn)坪塔坊村遷徙至今。起初在山腳搭建竹棚、開荒種地,逐漸繁衍壯大。

虎溪村選址合理、青山環(huán)繞、風景秀麗。全村主要建筑群坐北朝南,背靠虎形山,村東有馬鞍山側臥,如青龍盤繞。村前的屏山名為寨山,據(jù)傳三國時期,蜀漢曾在此處修建寨門而得名。村口與無尖峰遙相呼應,據(jù)說此峰為4000年前,九嶷山最高峰朱明峰遭受雷劈,山尖掉落而形成的。三面環(huán)繞的青山,為虎溪村村民營造出一片世外桃源,與世無爭。充沛的水資源則為勤勞的村民的提供了生產(chǎn)上的保障。村前共有三條水系分別是:老婆源、犁頭河以及匯源河,最后匯入遠處的東江河。源源不斷的水流,日日夜夜灌溉著虎溪的農(nóng)田,守護著村民。而村內(nèi)則有著三處泉眼,其中一處還聯(lián)通著地下河,甘甜可口的泉水滋養(yǎng)著一代又一代的虎溪黃氏。

虎溪村原名老虎沖,不管從哪個稱謂上都可以看出和虎的不解之緣。村民至今還流傳著“虎溪的老虎不吃人”的典故。據(jù)家譜記載,開村前,此處石峰多,溶洞多,山林茂密,華南虎出現(xiàn)頻繁,故名老虎沖。沖內(nèi)石多泥少,且有虎害。當時間要追溯至1953年夏,烈日炙烤的村落熱浪滾滾,村民紛紛在黃氏祠堂的戲臺下面午休,這時有老虎下山,看著正在熟睡之中的村民,僅用舌頭舔舐村民,并未傷及村民,幾個尚未入睡的孩童還能撫摸其尾。從那以后,虎溪村再也沒有華南虎出現(xiàn)的記錄。

這座被華南虎光顧過的黃氏宗祠就位于村落在中央,倒映在村口的月塘上。黃氏宗祠面闊五間,中間三開間開半圓形拱門,兩根細長的木柱將屋頂支撐起來,體現(xiàn)出清代建筑的特點。當心間的拱門上大書“黃氏宗祠”四個大字,左右兩側分別書寫著:“山廽”、“水清”,一語道破了虎溪村的自然之美。入口的屋頂處不僅作了天花,屋檐處還做了卷棚軒,華麗柔美,兩側山墻上還保留了前人留下的彩畫。

進入大門后,人們不得不彎著腰通行一段距離,待到進入第一進院落后,一座有著飛檐翹角的古典戲臺變映入眼簾。這座歇山頂?shù)膽蚺_有著“如鳥斯革,如翚斯飛”的屋角。整座戲臺為純木結構,四周裝飾著漏雕的麒麟、喜鵲、花卉等題材。最吸引人的當屬戲臺中央的三層藻井。下面兩層為八角藻井,最上面一層為覆盆型。八角型與覆盆型的結合,一方面滿足了唱戲時的功能需求,一方面又滿足了視覺上的效果。

黃氏宗祠為四進院落。中間兩進為過廳和拜殿,最里面為寢殿,是用來祭祀黃氏祖先的牌位。宗祠主體采用了穿斗屋架,高大的橫枋上有著許多精美的雕刻或龍首或仙鹿,題材豐富,生動形象與兩側高聳的硬山墻體相得益彰。

緊鄰著宗祠的東側就是“樹合山斜”、“第一家聲”和“氣象維新”,三座院子一字排開。從整體來看,這三座乾隆戌辰年相繼建成的院落有著相似的格局,都是內(nèi)天井外庭院的格局。細細品讀,你會慢慢發(fā)現(xiàn)虎溪先民的建造智慧。所有的院落最核心是中間的兩進院落。這兩進院落組成一個獨立的單元,有著完整的入口,堂屋,天井,左右?guī)康裙δ軈^(qū)間。隨著家族的不斷壯大,人口的不斷增加,開始在核心院落的左右加建廂房,形成新的天井院落。如果人口進一步增加,建筑需要繼續(xù)延申,這時就需要在建筑的前部加建一組院落,同時建造堅固美觀實用的門樓,由此組合成一座內(nèi)天井外庭院的多進多開間的建筑院落群。

虎溪村的民居最令人流連忘返的應屬精美的裝飾。建筑內(nèi)部的格柵門、格柵窗自然不用多說,除了常見的表現(xiàn)題材外,竟然還有菠蘿、香蕉等熱帶水果,不得不為之驚嘆。由此可以觀之,虎溪村先民不僅見多識廣,還有著博大的胸懷,海納百川。另一個特點就是數(shù)量眾多的彩畫,凡有門樓的地方,兩側山墻一定繪有大幅的彩畫,表現(xiàn)著虎溪村周邊的山水田園,體現(xiàn)處村民對家的熱愛。與彩畫相結合的就是屋檐處的泥塑?;⑾迨钦麄€永州地區(qū)為數(shù)不多還有著豐富泥塑的村落。特別是“氣象維新”院落處的屋檐,整面墻上分割成不同的小格子,每個格子體現(xiàn)出一處場景,連成一線,就是一幅生動的連環(huán)畫。遺憾的是,許多泥塑人物的頭部均已損壞,加上彩畫的脫落,已經(jīng)難以辨認出其所營造的場面。

行走在院落之間的巷道處,有一個細節(jié)特別有意思:靠近巷道的墻體上有一個兩頭小,中間大的孔洞,起初筆者以為是用來采光通風的孔洞,直到同行的藍山科協(xié)王米主席的提示才理解。這是由于古代沒有電燈,夜間只能通過煤油燈來進行采光。為了便于晚上回家的族人也能正常行走,因此在靠近巷道處的墻體上開設孔洞,將煤油燈置于孔洞內(nèi),這樣一盞煤油燈,就能滿足屋內(nèi)屋外的需求。這一小小的舉動,體現(xiàn)出虎溪村民助人為樂、和諧友睦的性格特點。

時間如果追溯至1934年秋天,長征途中的紅軍兩次經(jīng)過藍山,均選在虎溪村宿營,紅軍的紀律嚴明和虎溪村民的親切和藹結合在一起,熱情好客的村民不但不躲避紅軍,相反還盛情招待他們。有的村民還主動給紅軍帶路,一直送達到寧遠縣的下灌才返回。當年彭德懷元帥就下榻在“第一家聲”院落中。

虎溪村,隱匿于山環(huán)水繞中的現(xiàn)代社會的世外桃源。

相關政策
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
- 國家部委網(wǎng)站 -
- 市州政府網(wǎng)站-
- 省直單位網(wǎng)站 -
- 縣區(qū)網(wǎng)站 -
- 市直部門網(wǎng)站 -
關于本網(wǎng)|聯(lián)系我們|鄭重聲明|網(wǎng)站地圖

主 辦:永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    承 辦:永州市數(shù)據(jù)局(永州市行政審批服務局)
網(wǎng)站標識碼:4311000024    版權所有:永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(wǎng)站
備案序號:湘ICP備05009375號    湘公網(wǎng)安備 43110302000125號
E-mail:yzcity@163.com    
聯(lián)系電話:0746-8379670(受理網(wǎng)站建設維護,報錯和不良信息舉報等相關事宜)    

  • 湖南省人民
    政府網(wǎng)
  • 永州市人民
    政府網(wǎng)
  • 三湘e監(jiān)督
  • 監(jiān)督一點通